课程简介
(1) 了解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络的发展历程,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、基本原理和重要的协议。以层次模型为线索,将内容有机地串在一起;主要包括网络相关术语和协议(TCP/IP协议)、网络标准、OSI参考模型、局域网技术(重点以太网)、物理层、数据链路层、网络层、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基本功能和基本原理;重点学习网络层内容,包括各种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。
(2) 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述理论的基础上,初步培养网络编程、网络抓包工具使用、交换机和路由器操作等实际动手能力。
展开
课程章节
- 第零章
- 本课程简介
- 课程视频、字幕纠错反馈
- 第一章 概述
- 1.1 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网络?
- 1.2 互联网络发展史
- 1.3 常用的基本概念
- 1.4 参考模型(重点)
- 1.5 参考模型相关的概念
- 1.6 本课程的组织
- 附录1:思考题
- 附录2:术语中英对照表
- 附录3: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之Tim Berners Lee
- 章节测试
- 第一章讨论区
- 第二章 物理层
- 2.1 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
- 2.2 有导向的传输介质
- 2.3复用技术
- 2.4调制技术
- 2.5公共交换电话网络
- 2.6物理层设备
- 附录1:思考题
- 附录2:术语中英对照表
- 附录3:光纤熔接
- 附录4:海底光缆
- 章节测试
- 第二章讨论区
- 第三章:数据链路层
- 3.1 数据链路层概述
- 3.2 差错处理概述
- 3.3 纠1位错的海明码
- 3.4 检错码
- 3.5基本数据链路协议1~3
- 3.6 滑动窗口协议
- 3.7 回退n帧
- 3.8 选择性重传
- 附录1:思考题
- 附录2:术语中英对照表
- 章节测试
- 小节
- 第四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
- 4.1 MAC子层概述
- 4.2 ALOHA协议
- 4.3 CSMA协议
- 4.4 以太网概述
- 4.5 以太网帧格式
- 4.6 二层交换的基本格式
- 4.7 生成树协议
- 4.8 虚拟局域网
- 4.9 二层设备
- 附录1:思考题
- 附录2:术语中英对照表
- 章节测试
- 第四章讨论区
- 第五章 网络层
- 5.1 网络层引言
- 5.2 IP地址
- 5.3 子网规划
- 5.4 IP寻址
- 5.5 IP分组
- 5.6 什么是IPv6?
- 5.7 IPv6地址
- 5.8 IPv6分组
- 5.9 IPv6过渡技术
- 5.10 路由从何而来?
- 5.11 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
- 5.12 路由信息协议RIP
- 5.13 RIP为什么衰落?
- 5.14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LS
- 5.15 单区域OSPF
- 5.16 无类域间路由 CIDR
- 5.17 网络地址翻译 NAT
- 5.18 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 ICMP
- 5.19 地址解析协议 ARP
- 5.20 拥塞控制
- 5.21 流量整形
- 附录1:思考题
- 附录2:术语中英对照表
- 章节测试1
- 章节测试2
- 第五章讨论区
- 第六章 传输层
- 6.1 传输层概述
- 6.2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
- 6.3 通信模型
- 6.4 TCP数据段
- 6.5 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
- 6.6 TCP连接释放
- 6.7 TCP传输策略
- 6.8 TCP拥塞控制
- 6.9 TCP定时器等
- 附录1:思考题
- 附录2:术语中英对照表
- 章节测试
- 第六章讨论区
- 第七章 应用层
- 7.1 应用层概述
- 7.2 域名系统 DNS 概述
- 7.3 DNS之域名解析
- 7.4 电子邮件 e-mail
- 7.5 万维网 WWW
- 7.6 其它应用
- 附录1:思考题
- 附录2:术语中英对照表
- 章节测试
- 第七章讨论区
授课教师
-
袁华 华南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
袁华,博士,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,是慕课课程《计算机网络》的主讲教师;主要承担《计算机网络》本科课程和研究生《高级计算机网络》课程的教学任务,在教学一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;连年获得华南理工大学本科优秀教学奖励和研究生优秀教学奖励;并获2017年度思科网院“最美教师”荣誉称号。
精华笔记
精华笔记正在评选中,去看看全部笔记
常见问题
目前还没有常见问题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