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简介
核辐射物理及探测学是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基础课,内容涵盖了核辐射物理及辐射探测学两部分,构成了从辐射产生、辐射性质到辐射探测的完整体系。
课程在包含核物理的基本内容的同时,加强了对核衰变、核反应等核过程发生的条件与概率的论述,加强核衰变规律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等外部表征的论述,强化对核素衰变纲图等核数据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的训练。辐射探测讲述了气体、闪烁和半导体等三种最常用的辐射探测器,重点放在论述信号形成的物理过程、探测器的工作状态与输出回路参数的关系、统计涨落对探测器性能的影响等共性问题上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可以掌握核物理的基本内容,掌握核的变化规律及其探测原理和探测方法。
展开
课程章节
- 第一章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
- 1.1 基础知识、常量与单位
- 1.2 原子核的构成、表示方法与相关术语
- 1.3 原子核的大小与稳定性规律
- 1.4 原子核的结合能
- 1.5 原子核的自旋
- 1.6 原子核的磁矩与电矩
- 1.7 原子核的统计性质、宇称与能态
- 课后作业
- 第二章 原子核的放射性
- 2.1 放射性衰变的基本规律
- 2.2 递次衰变规律
- 2.3 放射系
- 2.4 放射规律的一些应用
- 课后作业
- 第三章 原子核的衰变
- 3.1 原子核的衰变方式
- 3.2 α衰变
- 3.3 β衰变
- 3.4 γ跃迁
- 课后作业
- 第四章 原子核反应
- 4.1 核反应的概况
- 4.2 核反应能和Q方程
- 4.3 核反应截面和产额
- 4.4 反应机制及核反应模型
- 课后作业
- 第五章 核裂变和核聚变及核能的利用(自学,不考核)
- 第六章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
- 6.1 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概述
- 6.2 重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
- 6.3 快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
- 6.4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
- 课后作业
- 第七章 辐射测量的数理统计基础
- 7.1 统计学的基础知识
- 7.2 放射性测量的统计误差
- 7.3 电离过程的涨落与法诺分布
- 7.4 粒子束脉冲的总电离电荷量的涨落
- 7.5 时间间隔的统计分布
- 课后作业
- 第八章 气体电离探测器
- 8.1 气体中离子与电子的运动规律
- 8.2 电离室
- 8.3 正比计数器
- 8.4 G-M计数管
- 8.5 气体探测器小结
- 课后作业
- 第九章 闪烁探测器
- 9.1 闪烁体
- 9.2 光电倍增管
- 9.3 闪烁探测器
- 9.4 单晶闪烁谱仪
- 课后作业
- 第十章 半导体探测器
- 10.1 半导体与半导体探测器
- 10.2 PN结半导体探测器
- 10.3 锂漂移和高纯锗半导体探测器
- 10.4 其他半导体探测器
- 课后作业
- 第十一章 电离辐射的其他探测器(自学,不考核)
- 第十二章 核辐射测量方法
- 12.1 活度测量方法
- 12.2 符合测量法
- 12.3 γ能谱解析
- 课后作业
- 第十三章 中子及中子探测
- 13.1 中子的基本特性与分类
- 13.2 中子源
- 13.3 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
- 13.4 中子探测的特点与探测方法分类
- 13.5 常用的中子探测器
- 课后作业
- 期中考试
- 期中考试-50道选择题
- 期末考试
- 期末考试-50道选择题
授课教师
-
张智 清华大学 工程物理系 副研究员
张智,博士,副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。主要研究方向为核技术应用及辐射探测技术等。国家级精品课程“核辐射物理及探测学”课程负责人、主讲教师,从2003年起讲授该课程,该课程2006年被评为清华大学精品课程,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,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,2013年入选建设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。2011年与陈伯显教授合作编著出版教材《核辐射物理及探测学》,2013年被北京市教委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。2004年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;2007年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;2008年清华大学第十届实验技术成果奖二等奖。
-
杨祎罡 清华大学 工程物理系 副教授
杨祎罡,博士,副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主要研究方向为核技术应用及辐射探测技术,中子探测及中子应该等。国家级精品课程“核辐射物理及探测学”主讲教师,从2007年起讲授该课程,该课程2006年被评为清华大学精品课程,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,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,2013年入选建设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。2008年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;2008年度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。
-
李玉兰 清华大学 工程物理系 研究员
李玉兰,博士,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。主要研究方向为核技术应用及辐射探测技术等。国家级精品课程“核辐射物理及探测学”主讲教师,从2007年起参与该课程教学工作。
精华笔记
精华笔记正在评选中,去看看全部笔记
常见问题
教材是什么?
《核辐射物理及探测学》,陈伯显 张智 编著,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,2011年
主要参考书有哪些?
《原子核物理》,卢希庭,原子能出版社 《Introductory Nuclear Physics》, Kenneth S. Krane 《核物理学》,徐四大,清华大学出版社 《Radiation Detection and Measurement》, Glenn F. Knoll
课程成绩如何构成?
课后作业(20%),期中考试(30%),期末考试(50%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