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简介
在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时代背景下,社会对大学生的信息能力要求越来越高。当今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主动检索信息的意识和行为,还需要具备信息伦理、信息鉴别、信息获取、信息评价、信息管理等信息素养综合能力。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基于信息知识、信息伦理和信息意识,获取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,提高学生基于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,提升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,从而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力。
《信息素养-互联网+时代的学习与生活》课程内容包括“互联网+时代的学习生活”、“信息的获取与鉴别”、“搜索引擎“、“信息技术新发展与应用”、”学术和专利检索”、“信息的存储与处理”、“信息安全”等。
该课程为首开课程,采用网上开课的方式,学生选修该课程后,完成网络平台中的视频观看,作业和测验等,该课程问题可以在网上与老师或同学进行讨论交流。
展开
课程章节
- 第1章 大咖访谈
- 1.1 大学生如何提升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能力?
- 1.2 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如何改变我们的学习生活?
- 1.3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能力?
- 1.4 什么样的大学生更受企业和社会的青睐?
- 第2章 信息素养概述
- 2.1 信息素养提出的背景
- 2.2 什么是信息素养
- 2.3信息素养的教育与训练
- 第二章 考试题
- 第3章 信息检索与综合类搜索引擎
- 3.1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
- 3.2 综合类搜索引擎
- 3.3 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语法
- 3.4 高级搜索语法与高级搜索界面
- 第三章 考试题
- 第4章 垂直类搜索引擎
- 4.1视频和图片搜索
- 4.2 图标、声音和程序代码搜索
- 4.3 网盘、电子书、字体和外文翻译搜索
- 第四章 考试题
- 第5章 计算机新技术
- 5.1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
- 5.2 物联网在重点领域中的应用
- 5.3 大数据及其应用
- 5.4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
- 5.5 互联网+与创新创业
- 5.6 互联网+下的当代生活
- 第五章 考试题
- 第6章 信息的获取与鉴别
- 6.1 信息的获取-通过搜索引擎和邮件订阅
- 6.2 信息的获取-通过服务网站或APP
- 6.3 鉴别信息的基本方法和网站鉴别
- 6.4 鉴别新闻、消息信息的质量
- 第六章 考试题
- 第7章 学术和专利信息检索
- 7.1 中文学术信息检索
- 7.2 外文学术信息检索
- 7.3 搜索引擎的学术信息检索
- 7.4 专利信息检索
- 第七章 考试题
- 第8章 信息安全
- 8.1 信息安全知多少
- 8.2 重要数据要加密
- 8.3 个人信息安全
- 第八章 考试题
- 第9章 信息的处理、表达及存储
- 9.1 信息的处理、表达及存储
- 9.2 如何让PPT高、大、上
- 9.3 信息的表达
- 9.4 信息的存储
- 第九章 考试题
- 期末考试
- 期末考试题
授课教师
-
陈桂林 滁州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授
陈桂林,男,教授,安徽省教学名师,物联网应用名师(大师)工作室主持人。主持了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2项、省级精品课程2门,主持或者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近20项本科教学工程或者质量工程项目,6次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、二等奖或教学成果推广奖。主持或者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各类研究项目20多项,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、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计划项目近10项,发表论文近30篇,拥有软件著作权及专利多项。
-
赵生慧 滁州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授
赵生慧,女,教授。先后主持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3项(含重点项目1项),青年基金项目1项,作为我校的第二参与人,参加省教育厅重大项目1项,省基金项目1项,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一般项目4项。主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3项,主持省级精品课程1门,另参加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1项。主编教材4部,参编教材3部。2005年入选为“安徽省高等学校‘十五’优秀人才计划”中青年骨干教师。2008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(第一),2010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(第二)和校级教学成果奖。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,其中EI收录5篇。
-
于春燕 滁州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副教授
于春燕,女,副教授。2010年评为安徽省教坛新秀,安徽首批MOOCs示范课程“大学计算机基础”课程负责人,安徽高校课程共建共享项目执行人,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安徽省工作委员会培训组负责人,安徽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本科教学工作组MOOCs工作负责人,安徽省教育评估省级专家库成员,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评委专家,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讲师团成员,滁州市计算机学会秘书长,安徽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,安徽省计算机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,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。主持或具体负责安徽省质量工程重点项目4项、一般项目3项,主持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重点研究项目1项,主持校级项目5项,省级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,参与省级项目10多项,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2次,校级教学成果奖3次,获优秀教师等奖励3次,负责编写的《现代教育技术》被评为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教材,副主编教材《大学计算机基础》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,参编其他教材多部,发表论文二十余篇。
-
张志勇 滁州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授
张志勇,男,台湾淡江大学资讯工程系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主要研究领域:物联网、无线感测网络(Wireless Sensor Networks)、无线随意网络(Ad Hoc Networks)、车载随意行动网络(VANETs)、蓝芽无线个人网络、嵌入式系统、LTE-A宽带无线网络等研究与实作领域。主要出版书籍:《物联网概论》、《无线网络与行动计算》等。研发许多物联网相关产品,包括“无线感测真菌人文树道”及“物联网多网合一网关”,获知名电视媒体及报章杂志报导,并多次受邀于台北国际世贸中心、南港国际世贸中心等地展出,且已申请专利。发表SSCI、SCI检索论文80多篇,会议论文近100篇。
-
徐志红 滁州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副教授
徐志红,女,副教授,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。主持四类项目1项,校级项目2项,主持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重点课题子课题1项,参与省级重大教研项目1项,省级质量工程多项。第一作者发表二类论文2篇,三类2篇,获省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、校微课教学大赛一等奖、校教学优秀奖、最受欢迎的好老师等,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(排名第2、第3)、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。
-
胡晓静 滁州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讲师
胡晓静,女,讲师,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。主持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项,滁州学院自然科学项目1项,滁州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,滁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1项,滁州学院课程综合改革项目1项,主持横向项目1项,参与横向项目2项。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篇,参与论文发表5篇。获批安徽省“教坛新秀”荣誉称号,获得滁州学院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,获得滁州学院首届教师技能竞赛二等奖,滁州学院双能型教师。主编教材1部,副主编教材1部。指导学生参加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多项国家二等奖、三等奖,指导学生参加安徽省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多项安徽省一等奖、二等奖。
精华笔记
精华笔记正在评选中,去看看全部笔记
常见问题
目前还没有常见问题哟!